奧比斯與香港眼科學會於8至9月就近視港人的視力健康進行網上問卷調查,一共收到1,936份回應。調查發現,在40歲以下的受訪者中,42%人有以下症狀,包括夜晚視力變差、看書或看手機時不自覺將其拉遠距離、難以看清細小字體等,這些都有機會是老花病徵。調查亦發現49%受訪者每日使用手機時間超過4小時;83%人表示會在昏暗環境下使用手機或閱讀,當中15%人更經常如此。
奧比斯與香港眼科學會就老花風險進行調查,發現本港不少40歲以下的年輕人有老花症狀,或與近年大眾長時間觀看手機及電子產品屏幕有關。調查亦發現超過一半的老花受訪者沒有配戴老花眼鏡;有配戴的受訪者中,約兩成人從不更換眼鏡。
19%人從不更換老花眼鏡
是次調查中,有53%受訪者表示有老花,當中有52%人沒有配戴老花眼鏡。有19%人從不更換老花眼鏡,8%人則3至5年始更換一次。驗眼習慣方面,僅38%受訪者表示每1至2年進行眼睛檢查,而38%人更是每5年以上始檢查一次,甚至是從來沒有進行眼睛檢查。
調查亦了解大眾對老花的認知情況,有近40%受訪者不知道老花普遍在40歲就會出現,當中7%更以為60歲才會有老花。另外,老花可以抵銷近視是一種常見的誤解,調查揭示有39%受訪者以為近視可以被老花抵銷。事實上,老花與近視度數接近時,的確可以「中和」部分近視,但老花及近視並未真正消失,且老花度數隨年齡增加,大多數近視的老花患者需要配戴兩副眼鏡去切換看近物及遠物。
不戴老花眼鏡反加劇眼睛退化
香港眼科學會名譽秘書及奧比斯義務眼科醫生伍立祺醫生表示,老花是眼睛自然老化的現象,眼睛的晶狀體逐漸硬化失去彈性,加上睫狀肌出現退化,影響對焦能力,令我們看近物時視力模糊。老花通常在40歲出現,初期老花度數約100度,去到60歲通常增至300度並趨穩定。近年電子產品普及,不少研究指出長時間觀看電子屏幕有機會令老花症狀提早報到。另外,本身有不良生活習慣,例如眼睛經常疲勞不休息、患有糖尿病,都有機會令晶狀體提早老化而有老花。
伍醫生又指出,不少人對老花眼鏡存有誤解,例如以為老花眼鏡會加深老花度數,出現「愈戴愈矇」情況。事實上,勉強不戴老花眼鏡反而會導致眼睛過度疲勞,有機會引發頭痛、噁心等症狀。此外,老花度數會隨年齡增長而加深,但不少人一副老花眼鏡一戴就很多年,不知道要定期更換。當使用度數不足的老花眼鏡,也會導致眼睛過度調節,老花症狀惡化而出現疲勞、脹痛及頭痛,甚至加劇眼睛退化。
用「20-20-20」法則讓雙眼有足夠休息
奧比斯及香港眼科學會呼籲,40歲以上人士除了要每年驗眼,了解有否老花症狀及是否需要更換更高度數的老花眼鏡。當出現視力模糊、眼睛容易疲勞或其他徵狀如頭痛等,均應諮詢眼科醫生作全面檢查。
為預防老花提早出現,日常應養成良好用眼習慣,包括不宜長時間使用手機,可以用「20-20-20」法則讓雙眼有足夠休息,即是每觀看電子屏幕20分鐘,就休息20秒,並看20尺以外的景物,例如窗外的樹木或山等。另外,勿在昏暗環境下觀看電子屏幕,加劇眼睛疲勞,甚至有機會導致眼壓升高,誘發急性青光眼等嚴重眼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