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岩彩藝術學會宣布,將於2025年4月18日至2025年5月11日,於香港中環雲咸街33號地下Wyndham Social 舉辦「岩說新語」岩彩繪畫聯展。本次展覽匯集學會二十位學員的最新創作,展現他們在敦煌壁畫考察後,如何將傳統岩彩技法與個人藝術風格相結合,創作出充滿探索性和原創性的作品。
參與本次展覽的藝術家包括:香港岩彩藝術學會會長鍾大富、副會長朱秋慧 、幹事陳慧冰、著名藝術家陳育強、李尤猛、李綺媚(文嫵)、敦煌岩彩研究員王學麗,以及曾彩雲、江秀梅、張家愉、張雨萍、陳瑤華、李靜 、張嘉欣、蔡頴諺、李婉說、梁佩兒、羅小曼、馬曉峰,以及郭小云。
鍾大富臨摹莫高窟「乘龍飛仙」
岩彩畫,一種利用礦石研磨成粉末調膠繪製的藝術形式,其歷史可追溯至中國唐代。香港岩彩藝術學會於2024年6月組織了一次為期九天的敦煌岩彩學習之旅,旨在深入探索岩彩藝術的根源,並將其與當代藝術相結合。學員們前往古代顏料礦址,親自採集敦煌壁畫顏料,了解岩彩的原材料。他們還學習了敦煌壁畫的傳統臨摹技法,包括復原性臨摹、整理性臨摹和現狀性臨摹,以及精細臨摹的「點墨」技法,深入體驗岩彩的繪畫過程。香港岩彩藝術學會會長鍾大富表示,學會成員遠赴敦煌莫高窟考察,深入研究唐代壁畫的臨摹技法,旨在探索岩彩藝術的根源,並將其與當代藝術相結合。
藝術家鍾大富運用主觀臨摹莫高窟第329壁龕頂中央的「乘龍飛仙」,描繪飛仙內心的愉悅、飄逸的軀體和遨翔在空中的動感。王學麗的《繡絨.紫》是運用傳統礦物顏料、傳統繪制工藝進行創作的新岩彩畫作品,多用壁畫中常用的色彩罩染、疊色、貼金等技藝手法,運用傳統繪畫顏料(礦物質顏料)的發色特性及肌理融入的協調性,於三維立體空間中追求壁畫平面裝飾特徵,反映當下的審美意趣。陳育強運用親自上山採得的顏色砂石來描述礦物和晶體,統一了繪畫材質和所描述對象的關係。



展覽期間將舉辦三場活動
展覽期間,香港岩彩藝術學會將舉辦三場精彩活動:敦煌藝術 x香道 x茶道,5月3日,星期六,下午2:30-3:30這場活動將敦煌藝術的深邃、香道的靜謐與茶道的雅致巧妙融合,旨在創造一個多感官的沉浸式體驗。參與者將能在岩彩藝術的環繞下,體驗到中國傳統香道與茶道的精髓,感受古老藝術與生活美學的完美結合。
岩彩藝術座談會——在石頭裡找尋傳統,5月3日,星期六,下午4:00-6:00邀請資深、混合和對岩彩感興趣的藝術家們齊聚一堂,分享經驗,交流心得,共同探討岩彩藝術的未來發展。
岩彩藝術工作坊,5月10日,星期六,下午3:00-6:00為有興趣的藝術工作者提供親身體驗岩彩藝術的機會,了解岩彩的歷史、特質和技巧